高新区农业农村事业中心

中共淄博市委淄博高新区工作委员会

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关于2021年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报告

淄高新委〔2021〕132号

 

市委、市政府: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高新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乡村振兴的工作部署,持续加大“三农”投入,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现将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聚焦“产业振兴”,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1.全力抓好粮食生产。一是围绕防止耕地“非粮化”和2021年度较2020年度减少的粮食播种面积需双倍补齐的任务(下称双倍补齐任务),对辖区内疑似撂荒耕地、边角闲置地,尤其是可改种地等做了深入调查摸底,全面摸排1114个撂荒耕地图斑,对符合复耕复种条件的109个图斑810.64亩撂荒地完成了复耕复种;对4000余亩蔬菜、中草药等经济类作物进行了“经改粮”,确保了粮食种植面积。二是成立了4个粮食生产工作督导核查组,针对已完成的8845.58亩双倍补齐和新增粮食播种面积任务,通过核对各村上报的统计表、补齐新增面积分布图等方式,对补齐和新增粮食面积所有地块逐一进行了现场核实,确保了补齐和新增粮食面积任务的真实可靠性。三是落实各项补贴,抓好“三秋”生产。按照10元/亩的标准落实了小麦良种补贴政策,按照13.92元/亩的标准完成一次性种粮补贴发放工作,先创区玉米秸秆转化利用补贴标准按高新区标准执行,有效提升了农户种粮的积极性;召开了“三秋”生产工作会议,协调帮助农户解决“三秋”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今年的秋种工作已于11月底全部完成,小麦播种面积已达8.79万亩,超额完成了小麦计划播种任务,为完成2022年粮食生产任务打下了良好基础。

2.培育壮大现代畜牧产业。2021年度高新区(不含先创区)生猪任务存栏数6000头,截至目前,高新区(不含先创区)生猪存栏7300头,已完成年度生猪存栏任务。一是规范做好畜禽养殖资源化利用指导和服务,稳步推进高新区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工作,区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达到了100%。二是继续加大生猪生产监管力度,强化生猪产地检疫工作,全面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三是继续落实生猪保险政策,提高了养殖场户抗击市场的风险能力。

3.重点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建设。高新区数字农业农村中心城市建设开局良好,2021年4个数字农业农村重点项目和3个应用场景全部开工,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截至10月底,得益乳业全产业链数字化提升项目已完成投资1.3亿元,土建工程已基本完成,数字企业管理系统及数字营销平台上线。淄博内陆港—冷链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已完成投资4.03亿元,外部主体建设已完成。邦基饲料智慧化基地提升项目、智慧小镇智慧村居项目都已完成。此外,淄博菌誉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的“数字化智能食用菌液体菌种自动接种封口装置”被农业农村部评为“2021数字农业农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优秀案例”,“淄博菌誉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入选《全国农村创业园区(基地)目录(2021)》,“淄博高新食用菌综合试验站”跻身山东省4家食用菌企业综合试验站行列。

4.全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成立淄博高新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区争创工作专班,对照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创建任务清单逐项进行了分析研究,分解任务,明确职责。二是圆满完成省级食品安全城市复审验收工作,持续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已完成定量检测398批次,合格率为100%。三是成功举办承诺达标合格证培训班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班,免费发放承诺达标合格证5万余份,切实提升了各级监管人员的监管意识和监管水平。四是印发《高新区食用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方案》,成立专项行动工作组,实施农业投入品“一张图”工程,全面厘清辖区内投入品经营单位,构建了完善的监管体系平台,科学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二)聚焦“人才振兴”,大力培育新型农民

1.超额完成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年度培训。今年以来,高新区持续优化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培训专业,在目前传统专业(如焦庄烧饼制作、花样馒头、水饺制作、母婴生活护理、老年人照护等)的基础上,积极引导签约的培训机构增设农村电商直播、农产品新媒体推广等新型专项课程,进一步优化培训专业。2021年,共对1570名农村转移劳动力进行培训,任务完成率120.77%。

2.充分发挥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柔性引才示范作用。组织山东得益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申报省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并将其推荐为全市乡村振兴现场会议典型,充分发挥其技术带动作用、柔性引才作用。同时,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做好省市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评价工作。

3.扎实做好年度农民培训工作。为提高辖区内农户种植管理水平,满足农户对种植技术的需求,委托专业的培训学校开展农民培训工作,在调研农户的培训需求的基础上制定培训计划,聘请省市专家授课,及时解决农户遇到的问题,圆满完成2021年度农民培训600人的任务。

(三)聚焦“文化振兴”,树立健康文明乡风

1.持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一是建阵地,有效整合各类资源。整合各类资源以及闲置公共用房,规范化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目前,高新区文明实践中心正在建设,预计明年可以正式投入使用;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家(四宝山街道和中埠镇);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30家,年底前将实现全覆盖;先后开展了宣讲、文体、爱心帮扶、疫情服务及五个祝福礼、十项节庆礼等活动共计1000余次。二是搭平台,丰富拓宽文明实践内容。建立线上线下统一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健全文明实践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打造税苑红“同心同向·助力发展”税收顾问、傅山村“美起来”和甘家村“法制宣讲”等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品牌;依托山东志愿服务网和“淄博高新”APP平台,统筹发挥志愿服务资源优势,目前,全区注册志愿服务队伍224支,注册志愿者8000余人,累计开展政策宣讲、健康义诊等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活动760余场次,志愿服务时长22万小时,惠及群众3万余人,形成了“文明实践 有你有我”的良好社会风尚。三是创载体,提升文明实践影响力。全面开展品牌创建工作,印发《关于开展“红火炬”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创建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星级评定的通知》,组建“红火炬”百姓宣讲团赴基层进行巡回宣讲活动,依托“红火炬”基层宣讲品牌开展常态化“小微”宣讲;江西道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现代剧《文明实践站的喜事》剧本研讨会;截至目前,组织“1+5”支宣讲队伍深入企业、学校、农村、社区等开展分众化宣讲,累计举办宣讲680余场,直接听众10000余人次。

2.深入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一是全面完成145个村(居)、社区“一年一村一场戏”送戏下乡工作,覆盖率达100%;提前完成高新区(含先创区)107个行政村每村12场的“送电影下乡”放映任务,全年共放映电影1284场。二是乡村阅读工作稳步推进,农家书屋硬件设施、人员配备、图书补充更新等均符合要求,结合建党百年等重要事件和时间节点开展阅读活动560余场。三是乡土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项目数量达到3个,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黑铁山起义指挥部旧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街子明楼修缮竣工,傅山自然地质博物馆设立开馆。

3.超额完成文明村建设任务。高标准推进文明村建设,提前超额完成文明村覆盖率80%建设任务。截至目前,建成A级文明村(达到省级文明村标准)31个、B级文明村(达到市级文明村标准)47个、C级文明村(达到区级文明村标准)45个,达标村居123个(高新区共130个村居),达标率达94.6%。

4.立足家庭开展乡村美学教育。以“美在家庭”创建活动为抓手,围绕小家庭做好乡村文明建设的大文章,充分发挥妇联和广大妇女在文明村镇创建中的作用,创建完成“美在家庭”标兵户1019户、“美家超市”32家。各级开展“美在家庭”创建活动培训班36次、“乡村美学微课堂”12期,惠及900余人,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进一步形成。

(四)聚焦“生态振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1.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高新区原55个村居无改厕任务;先创区划转前,已由原区县完成农村改厕工作和“4+N”(第一类、第四类和“+N”)方式规范升级,本年度主要做好17483个改厕(其中40个因房屋拆迁已拆除)的后续管护工作。一是长效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制定印发《淄博高新区健全完善农村改厕规范升级和后续管护长效机制工作实施方案》,指导镇办(中心)、村居规范做好维修、抽厕、清运、粪液利用处理,对检查出的问题建立台账并实行销号管理,同时加强宣传引导,提升了群众使用满意度。二是全面排查整治提升“革命”成效,结合“双城同创”工作要求,开展农村厕所革命问题摸排整改“回头看”工作,共摸排旱厕17443个,排查问题厕所363个,均为“有问题但不影响使用厕所”,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巩固了旱厕改厕成果。

2.大力开展农村垃圾治理工作。一是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意见》,严格执行“户集、村收、区运、区集中无害化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置体系,逐步建立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市场化运作、减量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数字化管理、法制化保障的工作机制,全程实现“垃圾不落地”、定点投放、日产日清;截至目前,共清运农村生活垃圾39462.99吨,日均清运117.80吨。二是全面排查垃圾收集设施,对各镇办(中心)垃圾收集设施进行了排查,将辖区内197个勾臂式垃圾箱全部更换为垃圾桶。三是落实环境卫生管理业务指导和对村居保洁员的监督管理工作,制定各项管理考核制度,明确村居环境卫生保洁工作责任,定期巡查督导各村及村周边环境卫生情况,确保房前屋后、村间小巷、村村之间无积存生活垃圾、垃圾焚烧、乱贴小广告等现象。四是重点排查垃圾处理问题,其中垃圾渗滤液方面,高新区辖区内无生活垃圾填埋场及生活垃圾焚烧厂,垃圾渗滤液全部运往光大水务三分厂进行处置,能够满足处理需求。生活垃圾跨界运输方面,高新区生活垃圾全部送往淄博绿能新能源有限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理,无生活垃圾跨界运输现象。

3.扎实推进农村清洁取暖建设。一是结合市下达高新区608户清洁取暖建设任务和上半年多次摸底排查情况,制定高新区610户清洁取暖建设任务,涉及彭官村、万盛村2个村居,采用空气源热泵集中式供暖,于8月底前在全市率先完成改造任务,今冬全部投入运行且供暖正常。二是积极组织开展宣讲、燃气安全知识进社区等活动,共发放各类安全宣传2000余份,宣传清洁取暖政策、燃气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知识,提升了群众燃气安全防范意识。三是组织辖区内燃气企业开展应急演练,切实提高燃气企业应急处置能力,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防范安全事故发生。四是制定高新区天然气保供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响应级别和处理方案,制定可中断工业用户清单,确保冬季民生供暖供气。

4.持续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一是强化调度督导,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制度。印发《淄博高新区农村环境整治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巩固提升工作实施方案》,明确2021年高新区农村环境整治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任务目标验收标准和工作流程,成立工作专班,制定专项考核办法,建立定期通报考核制度。截至目前共召开专题会议7次,印发通报7期,通知12份。二是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平台内完善107个行政村36项信息、24个行政村15项验收信息;强化工程进展调度督导和资金保障,督导中埠镇、淄博高端装备及现代服务业产业园管理中心(以下简称“高端装备中心”)明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治理工艺等内容,编制2021年度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案并通过专家论证;建立日调度、周通报制度,共计分配1174万元至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工程;截至目前,省、市定的11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均已完成治理验收,相关材料已上传省平台。三是强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维管理。印发了《淄博高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长效运行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运维主体,规范了设施建设验收、改造提升、监测监控、运行维护、报修停运等具体要求。督导高端装备中心停用不能稳定运行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联合第三方对中埠镇郭家村污水站进行现场核查,督导中埠镇设置护栏、围栏、标识牌,安装独立电表,完善日常巡检记录。定期开展郭家村污水站出水监督性监测,确保稳定达标排放。

5.高质量发展“四好农村路”和深化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一是大力实施“四好农村路”工程。2021年高新区“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专项行动任务完成方面,农村公路路网延伸通达工程0.2公里任务,已完成0.3公里;路网改造提升工程6.3公里任务,已完成6.5公里;路面状况改善工程43.7公里任务,已完成44.2公里,均超额完成任务。高新区县乡村三级路以上合计226公里,较去年增长4公里,增长率1.8%。养护质量优良率预计达60%,较去年提高6.5%。二是全面落实农村公路“路长制”。修改印发《高新区“路长制”实施方案》,建立三级路长管理体系,一并将先创区纳入统筹管理,辖区内所有县乡村道设置了路长制公示牌,均全部安装完成。

6.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加快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步伐。一是发挥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专班牵头抓总作用,制定完善了《淄博高新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作管理规定》,坚持每日一调度、每日一梳理、每日一研判、每日一报送、一周一通报制度,组织工委管委会层面专题会8次,下达督办通知60份,现场督导100余次,强力推动项目建设进展。截至目前,高新区原55个村居中,已有39个村居老百姓住上新房,16个村居建设正在全力推进中。二是严抓项目建设质量。加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项目施工质量监管,严格建筑质量和安全生产标准,打造安居工程、放心工程。三是全力争取棚改指标保障项目建设。积极对上争取到省、市棚改指标6934套,落实贷款资金约8亿元,成功申请棚改专项债11.04亿元,获得上级奖补资金1.3亿元。2021年完成了6个棚改项目2330套住房的销号工作,列入2021年省棚改计划的5个棚改项目1798套住房现已全部开工,开工率列全市第一。

村庄清洁行动持续发展。自2021年开展清除行动以来,针对道路两旁及房前屋后垃圾杂物,重点治理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等“三乱”现象清理农村“三大堆”问题2601处,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数量15667.5吨,整修厕所7个,整理村庄立面15277平米,清理私搭乱建、乱堆乱放2657处,清理村内水塘数量5口,清理村内沟渠数量3.45公里,清理村内淤泥数量5.9吨,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数量107吨,清理残垣断壁3522处,村庄面貌得到明显改善。

(五)聚焦“组织振兴”,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深入人心

1.高质量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及后续工作。面对代管村居增加一倍、选情复杂、历次换届竞争激烈等情况,高质量完成145个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及时跟进配套组织建设、新老班子交替、建章立制等各项工作。指导村居谋划五年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全面开展“履新九个一”活动,全方位开展换届3轮“回头看”。

2.高效推进“一网三联”乡村治理模式。多次召开“一网三联”工作会议,集体探讨存在问题、研究推进措施。落实镇办(中心)主体责任,通过举办“头雁论坛”、专题培训、召开现场会等形式,推动工作落地见效。截至目前,辖区内共130个村,已全部制定实施方案,其中128个村进行了实质性积分,127个村开展了积分兑换,102个村建立了应用场景。

3.推行村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管理。结合高新区实际,制定出台《专业化管理实施意见》,明确标准条件、纳入程序和保障待遇。坚持抓两头、带中间,首批将35名村书记纳入管理,实现专职专干,实行专业化报酬,基本报酬按每月3000元标准,按月发放;绩效报酬按每月2000元,每季一考核,半年一发放。

4.开展新一轮软弱涣散村党组织集中整顿。聚焦16种问题情形,与村“两委”换届有机结合,深入分析换届中暴露出的村班子问题,研究细化软弱涣散具体情形,确定10个软弱涣散村。结合“六个一”工作要求,采取工委领导挂包、选派第一书记、化解矛盾纠纷、直至组织调整等措施,“一村一策”制定整顿方案,全力抓好整顿转化。

5.加强村级规范化管理。一是深化“抓镇促村”责任制,每半年开展1次村党组织书记履职情况定期评估,指导镇办(中心)制定村居“两委”干部考核细则,每个季度排出名次并在镇、村两级公示,及时兑现奖惩。二是规范村级工作运行机制,制定出台《加强村级规范化管理的指导意见》,涉及组织建设、党员管理、决策程序、民主监督等24条意见,全面推行“3+N”阳光平台,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住人、管住钱、管住事。

6.全面推行先创区“三提升”行动。以全面提升先创区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抓手,在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村干部补贴等方面投入2554.5万元。投入1030万元,推动先创区75个村村级活动场所改造提升,做到“十统一”,切实发挥好活动场所凝聚人心、服务群众的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一)完成粮食生产任务依然压力较大。一是城市化进程加快,项目建设占地不断增加,对粮食生产工作带来较大压力。二是将部分已种植经济作物土地改种粮食,个别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户存在一定抵触情绪。

(二)农村文化活动空间承载能力存在短板。现有的农村文明实践宣传阵地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硬件设施不完善、场地使用率不高的现象,开展的“帮、乐、庆”的活动较多,“讲、评”活动较少,实践形式有待丰富。

(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仍需加强。先创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仍需提高,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相对落后,存在垃圾清运不及时、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混装垃圾池等问题,长效机制建设尚不完善,有的村居没有建立起科学有效的长效管护机制,管理队伍普遍老龄化,待遇低,日常管护发挥作用不明显。

(四)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不明显。一是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上,个别村支书存在“守摊子”思想,重点工作推进慢。二是村级经济发展上,部分村依赖土地发包、房屋租赁等传统发展模式,发展后劲不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在带动强村富民上发挥作用不明显。三是村居规范管理上,有的村组织生活会、“四议两公开”等制度落实不认真,“三务”公开内容避重就轻,“一网三联”工作落实质量有待提高。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2022年的乡村全面振兴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要坚持工作项目化,着力补齐短板、拉长长板,继续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一)切实抓好粮食安全工作。目前,高新区小麦播种面积达到8.79万亩,较2020年度增加2600余亩,完成了2022年度播种计划。2022年要继续筑牢粮食安全意识,确保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只增不减”。一是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将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玉米秸秆转化利用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各项惠农扶粮政策落实到位,最大限度发挥惠农扶粮政策激励效应。二是落实好“藏粮于技”。充分发挥好市农科院(已与市农科院签订初步合作协议)和基层农技人员的作用,按照良种良法相配套、农机农艺相结合的要求,针对今年小麦播种期晚于适播期而导致冬前生长量不足的情况,加强晚播小麦全生育期技术指导,全力抓好小麦壮苗培育工作,促进苗情转化升级,为明年夏粮丰产丰收奠定坚实基础。三是要落实好粮食生产责任,做到“藏粮于地”。要牢守耕地红线,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严格落实党政同责和属地责任,落实好田长制,要把粮食生产任务纳入年度考核指标,对完不成任务的要严肃追责,同时要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待省市正式批准后,高端装备中心要做好8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

(二)坚持“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道路促进乡村高质量发展。策划实施一批延链、补链、强链的重点项目,重点培育得益乳业、邦基饲料、菌誉食用菌等企业,打造更多的优势农业产业集群和优质特色品牌。四宝山街道、淄博宝山生态科技园管理服务中心、中埠镇要立足一般耕地和设施用地有限的实际,做好设施农业“小而精、小而优”的文章,全力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发展;高端装备中心要发挥基本农田连片成方的优势,引进农业头部企业、龙头企业发展规模化经营,推广农业种植社会化服务。

(三)深入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建设。一是继续深入贯彻落实淄博市打造数字农业农村中心城市行动方案,配合建设好市级数字农业农村综合服务平台,为政府、部门决策分析和监管提供数据保障。二是紧盯高新区数字农业农村中心城市重点项目,高标准推进得益乳业全产业链数字化提升、淄博内陆港—冷链及配套设施建设等重点项目,加快数字赋能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用好市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的九条措施,鼓励引导邦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开展数字化技术研发与应用,形成数字农业农村领域新技术、新模式。三是配合做好淄博市大数据中心、“中农数院”等高端项目的落地,落实高新区涉农优惠政策,积极谋划、引进农业头部企业投资高新区数字农业农村新项目。四是督导相关部门、镇办(中心)加快谋划数字农业农村重点项目、应用场景,把着眼点落细落小,谋划平安乡村、农村环境、社区村居养老等方面的应用场景,推进智慧村居智慧小镇建设。五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参与高新区数字农业农村建设。

(四)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以高端装备中心为重点,坚持产业连片发展、环境连片整治、风貌连片打造思路,集中要素资源打造有引领性、影响力的乡村振兴精品片区;以中埠镇为重点,以全域美丽乡村创建为契机,以生态、洁净、整齐、美丽为目标,实现整镇示范、整镇提升。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持续抓好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处理、清洁取暖、村庄清洁行动、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四好农村路”建设等工作,推广“村庄清洁攻坚月”“百日攻坚”“冬季战役”等行动,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五)持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一是持续用力抓村书记队伍建设,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管理,常态化开展“头雁论坛”,倒逼村居书记谋划工作,推动落实。二是加强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全面推广“3+N”阳光村务,加强对村内党务、村务、财务“三务”公开的力度,接受群众监督;深化“抓镇促村”责任制,开展互学互比,推广基层做法。三是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深化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在扩面的基础上,重点在提质上下功夫,力争年内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达到80%以上。用好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乡村振兴服务队等上级帮扶资金,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切实增加村集体收入。四是推深做实“一网三联”乡村治理新机制,与文明城市创建、群众满意度测评等重点任务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积分与商超购物、物业服务、美家超市、长者食堂、支部领办合作社等挂钩,调度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六)切实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一是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要严格按照省、市、区三级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文件要求,每月对辖区内农户进行一次重点摸排,发现易返贫致贫人口要及时跟进,并定期跟踪监测,对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监测帮扶范围。各行业单位针对纳入帮扶范围的农户,要及时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综合性保证措施,确保新纳入帮扶范围的农户得到及时救助。二是做好产业项目谋划工作,要提前谋划好明年的扶贫项目,要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充实到扶贫项目库,确保明年的项目能够有效实施。同时,继续对原有项目的资产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监督权加强监管,确保扶贫项目持续健康运营,进一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特此报告。

 

中共淄博市委淄博高新区工作委员会

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2021年12月9日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